世界設計的特色
1.歐洲:
世界文化與設計創新的天地。
德國人理性直爽,產品創新設計與扎實的理論,強調沒有構想分析與創意,就沒有設計。注重實用之美。
義大利人感性活潑,塑膠與石材被運用在產品創新設計。認為沒有思考與創意,就沒有設計。注重曲線與感性之美。
英國人是淑女與紳士形象發源之地,世界上很多的發明與國際設計組織均創始於英國。英國的設計教育制度與方法優秀。
法國人為浪漫主義的發源地,擁有輝煌的歷史文化,法文曾為國際運用的標準語言。目前法國的設計與時尚結合科技。
荷蘭人長得高大,以農牧業以及自然環境環保生活為主,荷蘭的設計表現活潑輕鬆愉快。
芬蘭人以農牧及木業為主。保持木材的原始品味之家具及生活用品馳名世界。芬蘭位於北歐,冬季白雪紛紛,風景優美。
西班牙人天性活潑,熱愛陽光,佛朗明哥踢踏舞表現活力,馳名世界。積極開發新產品外銷全世界。擁有中央與地方之設計中心。
瑞典的工業設計,女強人很多。海邊石頭上的美人魚雕像,為其象徵符號。工業設計優秀,特別是重視人因工程學。瑞典政府非常支持設計的實務與推廣。
挪威的工業設計,也很多女強人。設計實務與推廣活動很多。
丹麥在北歐是一個特殊優美的國家,一般均純樸厚道,設計女強人具有強烈的自信心。
2.美洲:
美國是一個大國,其工業設計的實務與推廣,均由產業與設計界自行推動,政府很少參與。然而美國的產業界出現很多馳名世界的產品,如Herman Miller家具,蘋果電腦科技iPhone。美國的工業設計協會與分會,分布在各州。工業設計的教育以及電腦科技的運用,均馳名與影響世界。
加拿大地廣人不多,氣候清爽,生活簡便,多年來多鼓勵國外人士移民。其建築與工業設計均不錯。
墨西哥在美國的南部,是一個很特殊的國家,重視工業設計的教育與推廣,因受到共產國家的影響,其設計的表現謹慎。
古巴位於美洲南方的島國,是共產國家。媒體為國營,由一黨監管。北端臨美國,南鄰牙買加。2007年10月,台灣設計界13人,曾到古巴之首都哈瓦那Havana,參加ICOGRADA設計大會,並辦展覽。理事會議程與展覽,均受到共黨嚴重打壓與影響。
古巴人具有設計才華與熱情。惟設計發展受政治影響很大。
3.南非:
南非位於歐洲的南邊,土地廣大,最大特色是白人與黑人共處。白人以英國人為主,很重視禮節,女性以淑女的姿態出現,男的則表現紳士的態度。其工業設計由南非的工商經濟部門、工業及國家科技研究中心等支持。南非不僅是生活的天堂,發展工業設計空間也相當的大,其工業設計大學也歡迎外國人前往留學。
1994年5月納爾遜·曼德拉擔任總統之後,政治形態改變。曼德拉一向為民主自由正義之士,帶給南非不少的革新與進步。惟1997年12月與中國建交後,可惜與台灣的外交中斷。
4.亞洲
日本於1973年進入國際設計界,1989年馳名全球。是一個政府支持而設計界積極創新設計與推廣強盛的國家。
台灣於1985年進入國際設計界,至1995年台灣強盛有力的設計組織力與形象在國際間崛起。
韓國在1998年之前一直觀察研究日本與台灣的設計功能。當台灣執行工業設計的五年計畫後,隔年韓國政府也推動韓國的設計五年計畫。2000年韓國的工業設計與產業界在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國際間崛起。不讓日本與台灣稱霸於前。
新加坡是多元的群族集合的國家,很敬重德國與英國,在英國、德國的支持下,積極的舉辦國際的設計活動。
馬來西亞是多元群族的國家,每年都積極舉辦國際設計的活動,台灣外貿協會武冠雄秘書長與鄭源錦處長,曾到此演講並作設計推廣。
菲律賓與新加坡、馬來西亞一樣,英語為其重要語言,其工業設計的推廣斷斷續續向前,為特殊南洋文化,與美國的淵源深厚。
中國: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開始研究歐美亞的優勢,1993年後,中國工業設計的教育與組織開始形成。惟1995年台灣辦理世界設計ICSID大會時,中國政府仍不允許設計師前往台灣參加國際會議。2010年起,中國政府一方面持續以政治力量阻撓台灣在國際的發展空間,一方面鼓勵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界與設計單位研究台灣,並歡迎台灣的工業設計教育與設計單位前往中國交流。
台灣鄭源錦於斯時應福建華僑大學工業設計單位,與工業設計協會之邀請,連續五年與台灣設計產業界人士前往中國,並演講。同時鄭源錦應福建工業設計協會的需求,推薦其協會進入ICSID成為正式的會員。之後,中國已了解與歐美工業設計專家交流的重要性。
中國工業設計教育與設計協會不斷的在進步中,設計教育界有不少優秀的人才,特別是平面視覺傳達設計的人才很多。
https://reurl.cc/WkjQK7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