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雄

臺灣區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 顧問

郭氏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臺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電機工程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 委員

臺灣經濟部LED專業人才能力鑒定推動委員會 專門委員

海峽兩岸半導體照明國家共同標準平臺 專門委員

 

一年一度的海峽兩岸照明科技與行銷研討會就要開始了,二十五載光陰,有許許多多的照明前輩跟隨會議的腳步見證了海峽兩岸照明產業的友誼,見證了海峽兩岸照明產業的變革和發展。回首往昔,感慨萬分;展望未來,激情澎湃。值此會議即將召開之際,中國照明網有幸採訪到了臺灣區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顧問郭樹雄先生,一起來聽聽他口中海峽兩岸照明產業的過去和未來。

回憶:從弱到強 兩岸照明產業稱霸世界

雖然是臺灣照明界“元老級”的人物,但是郭樹雄真正與海峽兩岸會議結緣是在2005年。“當時 ,我從事于LED封裝行業,而那之前LED還沒進入到照明產業,只知道是臺灣的照明公會以及學術界的蕭弘清教授與中國照明學會的交流活動,在LED加入照明產業以後,臺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及臺灣LED光電產業廠商才加入海峽兩岸照明科技與行銷研討會的活動。”自此,開啟了海峽兩岸照明產業交流的新紀元。

01

圖/LED燈絲燈

如今傳統照明已逐漸被LED照明取代

郭樹雄還回憶道,以前傳統照明的光源技術都是掌握在外國的廠商手裡,照明的系統、規格標準也都是國外廠商在主導,在華人世界裡幾乎都是只能遵循國外的規格,只能著重在燈具的製造,當時照明產業幾乎可以說都是在替國外的廠商打工。所以在五、六十年代,臺灣是國際的照明燈具大國,但也只是在“製造”方面,連燈具設計都還是仰賴外國。

02

圖/英國攝影師拍九十年代的中國照明

而大陸在九十年改革開放初期,一到晚上幾乎大地還是一片漆黑。改革開放後,臺灣的製造產業大量進入大陸,帶動照明光源和燈具的製造產業,特別是在LED進入照明產業初期,有政府的推動以及臺灣光電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和產業交流,使得整個中國照明廠商如雨後春筍,幾萬家的製造商平地而起。自然而然,當時的第十六、十七屆海峽兩岸照明科技與行銷研討會成了業界的搶手平臺,每次開會都熱鬧非凡,也十分注重在產業技術上的交流。到如今,整個中國的照明製造產業的產能與產值已經是世界第一。

LED生產製造原本是臺灣稱霸全世界三十幾年產業,在大陸還沒進入到光電半導體照明之前,可以說幾乎全世界的LED幾乎都是在臺灣製造生產,所以製造的技術和經驗可以說是獨霸全世界。郭樹雄認為,透過海峽兩岸照明科技與行銷研討會,臺灣的光電半導體照明業界和工業技術研究院把技術引進大陸、相互交流,讓這個產業在中國建立了現在的國際照明製造大國,研討會的作用和成就是毋庸置疑的。

當下:借勢一帶一路 共對國際大市場

03

圖/南友高速公路。

10年來,崇左市加快推進北部灣城市之間、對接東盟各地的交通路網建設,推動與東盟的互聯互通升級。

第二十五屆照明科技與行銷研討會以“照明科技與行銷——照明行業邊境貿易”為主題,聚焦“一帶一路”、邊境貿易等熱點話題。郭樹雄持對此十分看好,他認為,廣西崇左要作為對東南亞一帶一路政策的重要門戶,應該是要先具備基本的條件,最重要的基礎交通建設,對國內和對海外的聯繫交通,畢竟照明的產業鏈不管垂直或是水準的都是非常的龐大,在商言商,不管人與貨物的流通方便性,快速與低廉的成本才是廠商會投資的標的,所以要凝聚成特色產業,創造產業優勢價值才有機會。

04

中美貿易戰殃及照明行業,涉及34類產品

 

當前中美貿易戰也愈演愈烈,對臺灣不可避免了產生了影響。郭樹雄提到,很多臺灣照明燈具大廠都設在大陸,自身有好的設計能力的廠商有好的利潤,也有主導市場的品牌產品優勢,受到貿易戰的影響就相對不大;而沒有優勢的廠商只能遷廠到其他國家,繼續賺“打工錢”。

郭樹雄談到,在照明產業中,兩岸存在著共同的優勢,那就是全世界的LED光源和產能幾乎都分佈在海峽兩岸,而LED半導體照明光源主導著照明燈具的設計和製造。有著這樣的優勢,就需考慮這個產業如何整合,把優勢轉變成為價值。令郭樹雄感到可惜的是,在2010年上海高峰會中他曾提到海峽兩岸的半導體照明產業應該合作整合,借著產業的優勢打造一個華人的龍頭國際照明大廠,但如今華人市場還是存在著很多惡性競爭、“自相殘殺”。郭樹雄呼籲,兩岸的業界應藉由兩岸的研討會好好整合,建立產業秩序,一起去面對國際大市場。

未來:建立精緻產業 打造產業秩序

近年來,大陸城市景觀照明十分火熱,媒體立面、燈光秀等各種大型亮化形式被各地競相追逐。對此,郭樹雄認為,景觀照明工程的重點是設計,所謂的亮化城市景觀,沒有好的設計造成的後果是光污染,一方面是讓人感覺粗俗,缺乏美感,甚至造成光害,浪費能源。所以好的景觀照明就是要提升燈光設計和環保意識,這才是根本之道。對照明設計師而言,就是需要累積經驗以及培養好的審美觀。

05

廈門夜景  圖/視覺中國

對於產品技術方面,郭樹雄談到,臺灣的照明產業現階段是精緻化產業技術,還有品質的精緻化。他認為,國際市場需要的還是高品質的產品,品牌也是需要品質和服務建立起來的,照明廠商還是需要向技術、品質方面發展,不能一昧去打價格戰。

對於照明行業未來的發展,郭樹雄分為兩個領域去看:一個是屬於民生產業的一般照明領域,另一個是屬於高端照明的特殊領域。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觀念。

一般照明產業在目前還是屬於市場成長的階段,由於LED半導體照明的技術已經到達一個成熟期,所以市場很快也會飽和。而由於LED產品壽命變長了,更換的需求市場就會變小了,所以市場達到飽和後自然就會萎縮。

民生產業有別於像3C產品的追求流行時尚,不會因為廠商有新產品消費者就馬上去更換,郭樹雄認為,廠商不要盲目的去擴大產能,畢竟這產業再過幾年會回到十五年前般的市場規模,或甚至會更小一些,因為LED光源的產品壽命比傳統照明長了幾倍,替換的市場需求自然會更少,這是廠商該有的危機意識。目前的市場規模是全世界基於節能的目的用LED光源在大量的替換傳統光源的時期,這是一個幾年的市場需求現象而已,這就是民生產業的屬性。

06

臺灣夜景  圖/匯圖網

而另一個高端照明的特殊市場則是比較屬於消費性的3C產品特性,這類的照明產品則是屬於比較高利潤的產品,而這類產品會偏重在產品的設計與行銷的產業策略看。這類產品的消費者多是內行人,對產品品質的要求與品牌設計能力就會很挑剔,因此這領域的照明是有著極大的市場發揮空間。

所以,郭樹雄呼籲,兩岸的照明產業要能共同合作,借著兩岸現有優勢,經由產、官、學、研,建立照明系統到設計的精緻產業,打造出產業的秩序,才能共同撐起領導國際的市場。